中医养生 | 夏季益养法
点击量:次 更新时间:2025-05-23


关于夏季养生,《黄帝内经》指出“夏三月,此蕃秀,天地气交,万物华实。夜卧早起,无厌于日,使志无怒,使华成秀,使气得,若所爱在外,此夏气之应,养长之道也。”古人认为夏季自然界阳气旺盛,气温偏高,天气炎热,人们极易感到闷热、困倦和烦躁不安,好发脾气,故夏季亦是人体阳气旺盛、心气长旺的季节,因此夏季养生即应保养此“长养”之气。

一、饮食养生

1.多吃苦味食物苦味食物如苦瓜、苦菜、莲子心等,能清热泻火、养心安神,同时增进食欲、健脾利胃。

2.补充水分和电解质:夏季出汗多,要补充水分和电解质。饮用淡盐水、绿豆汤、酸梅汤等,预防中暑。

3.避免贪凉饮冷:过度贪凉会损伤脾胃阳气,导致脾胃功能失调

二、起居养生

1.晚睡早起:顺应夏季昼长夜短的自然规律,晚睡早起,但保证充足睡眠中午最好午休片刻,缓解疲劳、恢复体力。

2.避免高温时段外出:夏季中午阳光强烈、气温高,应尽量避免外出。如需外出要做好防晒,如戴遮阳帽、打遮阳伞、涂防晒霜等。

3.保持室内空气流通:夏季室内外温差大,要常开窗通风,使用空调时温度不宜过低,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中。

三、运动养生

1.选择合适的运动时间和方式:夏季运动选在清晨或傍晚凉爽时进行,避免烈日下运动。运动方式可选散步、慢跑、太极拳、瑜伽等轻松舒缓项目,避免剧烈运动,以免耗伤阳气和津液。

2.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:夏季运动强度不宜过大、时间不宜过长,微微出汗即可。

四、中医养生

艾草是纯阳之物,有温通经脉、理气祛湿寒的作用中脘、关元、神阙、三阴交、足三里等是常见的保健大穴夏至后经常艾灸这些穴位,每周艾灸两三次,通过穴位和热力的双重刺激作用,可祛湿除邪、补充阳气、提高身体免疫力,让你轻松避免夏季常见疾病,度过困乏的夏天。

夏季养生要注意调节饮食、运动、情志等方面,保持身体健康,避免疾病侵袭。同时,要注意避免受凉感冒、防暑降温,以保持身体的阴阳平衡,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。

 

撰文:王鑫(康复科、推拿科、筋伤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