谷雨养生 | 祛湿健脾与忌口
点击量:次 更新时间:2025-04-19


谷雨,春季最后一个节气,源自“雨生百谷”之意,于每年公历4月19日至21日交节。古人云:“清明断雪,谷雨断霜”,此时气温回升加快,降水增多,正是播种移苗、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。相传谷雨与仓颉造字感动上苍降“谷子雨”的典故有关,故民间亦有祭祀仓颉、祈求五谷丰登的习俗。

《黄帝内经》有言: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,谷雨时节阳气渐盛,万物升发,人体气血亦随自然规律外达体表。然此时气候湿热交加,易致湿邪困脾、肝气郁结。

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强调“夜卧早起,广步于庭”,倡导早睡早起、适度运动以助阳气升发。

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“谷雨茶,清火明目”,此时新茶初采,饮之可疏肝利胆。

《金匮要略》提示“四季脾旺不受邪”,谷雨湿气重,尤需健脾祛湿,预防关节痛、湿疹等湿邪致病。

古人智慧早就告诉我们脾胃是后天之本,养好脾胃,才能为夏季健康打下根基,而饮食忌口是关键——尤其要远离辛辣刺激,避免火上浇油,加重湿热内蕴。

辛辣食物清单:谷雨期间请少碰

辛辣食物性多辛热,易助湿生火,损伤脾胃阳气,诱发口干舌燥、胃痛、痤疮等问题。以下食物需特别注意:

1.辣椒类:小米椒、青椒、辣酱等,直接刺激胃肠黏膜,加重湿热。

2.姜蒜类:生姜(尤其是干姜)、生蒜、蒜薹,过量食用易生胃火。

3.辛香料:花椒、胡椒、芥末、咖喱,燥热助湿,诱发皮肤问题。

4.烈性蔬菜:韭菜、洋葱、大葱、茴香,性辛温,湿热体质者慎食。

5.酒精饮品:白酒、烈酒、辛辣药酒,助湿伤肝脾,加重代谢负担。

谷雨时节怎么养好脾胃

1.艾灸祛湿,温通经络

推荐穴位:足三里(健脾和胃)、中脘穴(化湿和中)、阴陵泉(利水渗湿)。

艾灸可驱散体内寒湿,提升阳气,改善春困、食欲不振。

2.拔罐排毒,疏通腠理

背部膀胱经走罐,可加速湿气排出,缓解肩颈酸痛、疲劳乏力。

3.药膳养脾,顺应时令

薏苡仁赤小豆粥:薏苡仁30g、赤小豆20g、粳米50g,健脾利湿。

山药茯苓排骨汤:山药、茯苓各15g,搭配排骨,补气固表,增强免疫力。

4.茶饮清润,防春火

陈皮玫瑰茶:陈皮3g、玫瑰花5朵,疏肝解郁,理气化痰。

玉米须茶:玉米须煮水代茶饮,利尿消肿,适合水肿、高血压人群。

谷雨,是春日的谢幕,亦是夏日的序曲。顺应“天人相应”之道,借中医智慧祛湿健脾、疏肝养阳,方能以轻盈体魄迎接盛夏!不妨走进安岳县中医医院中医特色护理技术门诊,体验节气养生技术,为健康积蓄能量!

 

撰文:朱函霖(治未病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