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岳县发挥中医药“防、治、康”优势全程助力抗疫
点击量:次 更新时间:2023-01-13

 

 

    安岳县始终坚持“中西医并重、中西医结合、中西药并用”,在新冠病毒感染医疗救治中,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和作用,在预防干预和治疗防复中全程介入、深度参与,对于轻型、普通型患者,用中医药进行治疗,可以缩短病毒清除时间、住院时间,缓解临床症状,对于有可能转重的患者,及早进行中医药的干预治疗,可以降低转重率。对于重型、危重型的患者,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,可以有效阻断或减缓重症向危重症的发展,促进重症向轻症的转变,减少死亡率。在康复中,对核酸转阴以后咳嗽、乏力、出汗等症状,中医药可以对症治疗,发挥整体调节作用。全县住院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中医药全程参与率达99%以上,平均住院天数5天左右,较单纯使用西医疗法缩短2天以上。

坚持扩大中医药供给能力

一是建立中医药服务体系。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,全县52个乡镇卫生院、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打造中医馆,开设中医临床科室和至少1个中医门诊,建成1153个村卫生室,90%的村卫生室均配备1名以上中医药人员或能中会西人员,基层中医药服务量达到50.86%。

二是建强中医药人才队伍。培育全国名老中医2名、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2名,建成全国基层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2个、省名中医工作室1个。全县共有中医医师739名、中医护士241名、中医全科医师362名,基本满足群众中医药治疗需求。

三是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。在药材种植方面,与大足联合建立中药材种植基地,在中药饮片生产方面,支持佛都、科伦药业等扩大产能,全面加强新冠药品生产供给。

坚持分层干预确保未病先防

一是预防方早制定。参照《四川省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控技术指南(第十一版)》,结合安岳地域特点及发病节气等情况,在“四川方剂”的基础上制订了更贴合安岳实际的新冠中医药预防建议方案,增加了藿香、桔梗等芳香化湿、宣肺利咽中药,该方剂具有固表护卫、宣肺利咽之功,适用于新冠肺炎及冬季感冒预防。

二是中医药早介入。坚持“一人一策、分类预防”原则,通过点对点配送、上门入户发放的方式发放预防中药,增强群众对新冠病毒的抵抗力。12月7日以来,对红黄绿等特殊管理人员累计发放颗粒5万余副、中药饮片3万余副;对敬老院、学校、社区等重点对象,发放“中药大锅汤”15.2万人份。据后期观察,定期服用预防方人群发病率有所降低,相应症状减轻、病程缩短。

三是中医养生早推广。开展中医药养生保健科普活动,传授养生保健和健康生活方式,对居民群众推广扇舞运动、普及八段锦、五禽戏等中医保健方式,推出清新空气、合理药膳等建议,增强群众体质。

坚持中西结合促进即病防变

一是建立中西医协作机制。按照“中西医结合、中西药并用”原则,建立新冠感染医疗救治中西医协作机制,1494家医疗机构均设立中医药治疗小组,共同参与患者诊疗决策,开展联合查房、多学科会诊、病例讨论等。

二是分类实施辨证施治。研究完善中西医诊疗技术方案,“一人一方”分类施治,对有发热、干咳、乏力等常见症状人群第一时间进行中医药干预;对住院病人采取“1名专科管床医生+1名管床中医师”的救治模式,在提供中成药、中药饮片的基础上,辅以穴位贴敷、中药封包、中药泡脚等中医药适宜技术;对重症、危重症患者,由经验丰富的中医医师参加多学科联合会诊,共同研究确定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。12月7日以来,全县门急诊累计接诊36.32万人次,收治发热、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住院病人1.2万人人次,急重症患者治疗效果明显。

三是实现新冠愈后防复。目前新冠病毒第一波感染逐渐进入尾声,但仍有部分患者存在“咳嗽”等症状,在西医上只能予以对症止咳,但效果不佳。安岳中医在“愈后防复”上主动作为,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康复中的核心优势,中医医师通过辩证予以中医药治疗,97%患者症状均得到有效改善。

坚持宣传推广助力新冠治疗

一是提高防疫意识。通过公众号设置“中医药科普”专栏等方式广泛宣传中医药预防新冠知识,累计组织医务人员4.42万人次,发放宣传资料15.7万份,发布健康专栏386期。

二是加强中医推广。依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,构建新冠病毒感染中医药救治服务城乡联动新格局,通过下沉巡诊、派驻专业人员、建立远程医疗协作网等方式,由三个工作中心抽派126名医疗骨干成立16个巡回指导专家组,对医共体成员单位开展中医药指导、救治、宣传等工作。

三是提升救治能力。实施中医强基行动,探索建立“互联网+中医医疗”网上问诊平台,由县级“中医专家团队”采取现场指导、巡诊带教、技术培训等形式,深入基层提供优质中医医疗服务,12月7日以来,全县中医服务量超过48.91万人次。(图文:徐铭伟、医师报 陈远航)